食品安全科普小知識(8)
享受美食合理飲食(上)

一、健康飲食重合理
二、良好習慣要堅持
一、健康飲食重合理
究竟怎麽吃才能吃得健康呢🤵🏽?根據我國頒布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十個要點要牢記:
1🤽🏿、食物多樣,谷類為主🏄🏿,粗細搭配;
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類👷♀️;
3𓀀、每天吃奶類、大豆或其製品;
4🏋️♂️、常吃適量的魚、禽、蛋和瘦肉🥖;
5、減少烹調油用量,吃清淡少鹽膳食;
6、食不過量,天天運動,保持健康體重;
7🧑🏻🦱、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適當;
8、每天足量飲水🤵♀️,合理選擇飲料;
9、飲酒應限量;
10、吃新鮮衛生的食物。
二、良好習慣要堅持
日常生活中要註意飲食衛生和習慣🧘🏻♀️,應註意以下幾點:
1、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一日三餐定時定量,不暴飲暴食👨👧👧。
2㊗️、養成進食前洗手的習慣👶。進食前用肥皂洗凈雙手,才能減少“病從口入”的可能🌪。
3♠️、食物一旦煮好就應盡快吃掉🛷。食用在常溫下已存放過久的熟食有風險🧑🏼🦳。
4🗞、保持廚房清潔🏋🏿。烹飪用具🪻、刀叉餐具等都應用幹凈的布揩幹凈。這塊揩布的使用不應超過1天🧎🏻➡️,下次使用前應把布在沸水中煮一下🦁。如有條件🙍🏿,不用揩布🧹,而用活水先沖用具,再晾幹👩🏿✈️。
5、不要讓昆蟲、兔🐲、鼠和其它動物接觸食品。動物通常都帶有致病菌的微生物。
6🫙、不隨便吃野菜、野果。野菜、野果的種類很多,其中有的含有對人體有害的毒素,缺乏經驗的人很難辨別清楚。只有不隨便吃野菜🥓👨🏼🎨、野果⏱🍈,才能避免中毒,確保安全。
7、不隨意購買、食用街頭小攤販出售的劣質食品、飲料。這些劣質食品、飲料往往存在衛生質量風險。
8🤳🏼、盡量不吃剩飯剩菜👩🏿🎤🌸。剩飯菜裏面含有大量細菌和毒素,如果是放冰箱裏過了夜更不宜吃。最好每餐飯菜做適合的量,不要剩也不要浪費。如果實在要吃,也一定要徹底加熱後才能吃。
9、水盡量燒開後再喝🧖🏿♀️,不喝生水或不潔凈的水🩶。此外,不吃早餐危害大🤵♀️,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易患消化道疾病🏄🏻。腸胃可能要“造反”。不吃早餐,直到中午才進食🖕,胃長時間處於饑餓狀態,會造成胃酸分泌過多,於是容易造成胃炎、胃潰瘍🧕🏼。不吃早餐,可使人體消化系統的生物節律發生改變👭🈴,胃腸蠕動及消化液的分泌發生變化🙇🏻♀️❕,消化液沒有得到食物的中和,就會對空腹的胃腸粘膜產生不良的刺激🧖🏼♀️,引起胃炎的發生,嚴重者可引起消化性潰瘍。
2、易患膽石症。膽結石患者有90%以上是不吃早餐。不吃早餐或者少吃早餐,空腹時間太長,膽汁分泌就會減少,但是膽固醇含量沒變,長時間下去📓,膽囊內多量膽固醇膽汁就會導致膽結石的出現。
3🕵🏿♀️、便秘。在三餐定時情況下,人體內會自然產生胃結腸反射現象🧑🎓,簡單說就是促進排便;若不吃早餐成習慣,長期可能造成胃結腸反射作用失調,於是產生便秘。
4、造成低血糖。人體經過一夜的睡眠,體內的營養已消耗殆盡☃️,血糖濃度處於偏低狀態,不吃或少吃早餐,不能及時充分補充血糖濃度🧑🏫👨🏿🏫,上午就會出現頭昏心慌、四肢無力、精神不振等症狀,甚至出現低血糖休克,影響正常工作。
5、易患心腦血管病。人在一夜的睡眠中,因呼吸、排尿等顯性或非顯性發汗,使水分大量失去,如果不吃早餐或不飲水🫥,可導致血容量減少,血液粘稠😄,血小板集聚性增加,微小血栓容易形成,容易堵塞心腦血管而致病,中老年人尤應註意✧👩🏽✈️。
6、引起慢性病🈳。不吃早餐🧞♂️,餓著肚子的開始一天的忙碌🙆,此時身體為了取得動力,會動用甲狀腺🐇、副甲狀腺、腦下垂體等的腺體去燃燒身體組織,除了可能會造成腺體亢進之外,更會使得體質變酸😞,久而久之會患上慢性病。
來源👰🏽🧍🏻♀️:廣州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廣州市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